English

艺术的魅力

——写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闭幕之际
2000-10-1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谌 强 我有话说

10月13日,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落下帷幕。

连日来,从太湖之滨到苏北大地,从紫金山麓到秦淮河畔,江苏大地沐浴在第六届艺术节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。名家荟萃,好戏连台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尝到了一道丰盛的“艺术大餐”。

省城人气指数创历史新高

国庆期间165万游客齐涌金陵,这个数字创下了人气指数的新高。市民平时工作忙,没功夫到剧场看节目,这次长假,可好好享受享受。一位王女士告诉记者,她15岁的儿子原先叫着、喊着要出去旅游。看了开幕式后,他说哪儿也不去了,于是老老实实在南京看了七场演出。国庆期间,南京有60多场演出,差不多每场演出前,剧场门口都有等退票的观众。

艺术在渴望艺术的人民中找到土壤

艺术来源于生活,服务于人民。为此,艺术节组织了30余场的下基层演出活动。他们深入革命老区、厂矿、大学、部队,将艺术精品奉献给群众。10月3日,“六艺节”组团到茅山老区慰问演出,年逾古稀的史剑秋得知消息后激动得一宿未睡。他说,现在的日子没啥困难,就是希望能看看好戏。其实,像史老这样的群众还有很多很多。整个“六艺节”期间组织的5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,观众场场爆满,数百万人次观看了演出。在常州,有6000多人直接参与的“龙城神韵”大型群众性文化巡展活动,吸引了30万人涌上街头观看;在苏州,300多场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则吸引了10多万人次的观众。

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生产力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后,激发出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巨大热情,并萌发出极大的创造活力。在南京,为了庆贺“六艺节”,群众在社区、街道里搭起舞台,唱起大戏,达400余场,有1万人参演,40万人观看。无锡群众办起了“百米长卷书画赛”;苏州票友则唱起昆曲“曲会”。不仅参与,群众还自己搞创作。在大型广场演出《企业风采》中,南京公交总公司的职工根据工友邱勤的事迹创作演出了《邱勤之歌》。苏州的“江浙沪山歌大赛”,十来位歌手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编了近百首歌曲。

奥地利维也纳施特劳斯乐团带来了一台经典作品音乐会。开始有人担心,全部采取市场售票会影响演出秩序。没想到一场演出下来,乐团指挥竖了5次大拇指,连声夸奖中国人懂音乐。

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

“想不到会有如此火爆的场面,想不到江苏竟有这么多票友,想不到票务会如此紧张。”艺术节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用“三个想不到”形容艺术节盛况。

“叫好又叫座”,既是文艺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,也是文艺创作的难点。是什么原因使本届艺术节收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呢?两个字“创新”。

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在办“节”上的三大创新:一是在演出上引入了竞争机制。本届艺术节设立了“中国艺术节大奖”、“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”和“中国艺术节剧目奖”等,为参演团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;二是在运作上引入了市场机制。第六届艺术节在办节方式上实行政府运作和市场运作相结合,打破了完全依赖政府拨款办节的旧模式;三是在办节宗旨上注重群众性。

其次是艺术创作的大胆创新。老戏唱出新味,新戏独具匠心,是人们对本届艺术节的一致评价。北京京剧院的《宰相刘罗锅》吸取了电视剧、话剧等的优点,与京剧的传统特色相结合,创造了活泼、宏大、优美的京剧样式。

中国芭蕾舞团演出的《胡桃夹子》,除了音乐沿用的还是柴可夫斯基的曲子外,布景、服装、人物都是富有中国特色的,让观众深深体会到中西方文化交融后的魅力。

同时,一批关注普通人生活、情感的作品脱颖而出。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“高大全”形象,而是一批有血有肉、活生生的人物典型。

(本报南京10月13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